差不多两个月前,小编在微信朋友圈发起了一项民意调查:
“众所周知,中国7日新用户留存率最高的移动应用是微信(废话)。7日留存率第二高的应用是哪一个?”
我的微信好友大约有100个参与了投票,得票最多的是:支付宝、抖音、QQ、美团。 正确答案“快手”只得到了10%的选票。 当然,“7天留存率”数据是基于官方报告,可能并不完全正确; 事实上,QQ、抖音、快手的7天留存率不相上下。 令我惊讶的是,猜快手的人竟然这么少。
当我在朋友圈公布正确答案时,很多人都愣住了:“快手是顶级应用吗?” “快手的7天留存率比抖音还高?不信。” ……我的微信朋友大部分都在一二线城市,他们确实不怎么用快手。 说实话,我不经常使用快手,但它是我最喜欢的移动应用程序之一; 我的“最爱名单”包括微信、哔哩哔哩、拼多多、网易云音乐、百度贴吧和快手。
提到快手,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 “大家,今天给你们表演一出吃生肥肉的表演”? 一个抽着烟弹着吉他的江湖纹身大叔? 一场直播能卖136万件吗? 下沉市场三巨头之首(另外两家是拼多多和趣头条)? 有道理,但并不全面。 不管怎样,快手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地方,非常有趣。 如果你平时经常刷知乎、经常刷抖音、经常看微博,怪盗团强烈建议你去快手看看,那里有一个真正的中国。
快手是这样崛起的:从动画社区到短视频巨头
快手成立于2011年3月,最初名为“GIF快手”。 它是一款制作GIF图片的手机应用程序。 作为一个工具产品,GIF快手的所有制作内容都在微博上传播,有趣的动画很容易在当时的微博上流行起来(当时微博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2012年底的月活为接近1亿),快手作为主流GIF工具,也享受到了这一波红利。 GIF快手的种子用户可以说是一群充满创意的动画爱好者。 “恶搞、搞怪”是GIF的主流风格。 的标签。
作为工具类应用,GIF快手前期以微博、人人网等社区为应用场景,完成了原有的用户积累。 然而,在快速发展时期,快手仍然有危机感和焦虑感——“工具类应用很容易被别人取代,变现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当达到一定体量后,很难扭转用户的认知” ”。
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和焦虑,快手开始了长达两年“痛苦”的转型探索期。 早在2011年10月推出的V2.4版本中快手极速版推广,快手就新增了“热门”社区模块,这被视为社区转型的第一步和伏笔,加大了社区板块的运营力度。 然而,社区的运营却非常困难。 用户早已习惯将快手视为工具。 运营半年以来,“热度”反响平平,排名靠前的视频转发和评论不足10条。 快手改造社区的决心依然坚定。
在2012年11月推出的V3.40版本中,实施了强制改造,在没有任何警告的情况下将“社区”作为其主要功能。 V3.40版本也是快手历史上评分最低的版本。 这个转变可以说是非常生硬和粗暴。 用户评价可以用“差评”来形容。 DAU也从巅峰时的近百万下降到几万,日活跃用户下降了90%。 在接下来的十多个版本的V3.X中,添加了至今仍保留的“发现”(V3.40)、“同城”(V3.48)和“关注”(V3.94)等章节(丰富了“附近的人”、“屏蔽”、“微博入口”、“谁喜欢你的作品”等功能),历时8个月的迭代和运营,终于取得成果。
(快手V3.40,终于有点像今天的快手了)
在早期的移动互联网应用中,只要产品做得好,流量是不缺的。
2013年夏天,快手创始人程一笑和宿华第一次见面。 这次被称为“长征会议”的会议,也奠定了快手的“火箭发展”。 程一笑擅长产品,苏华擅长算法; 在来快手之前,宿华在国内学习了机器学习,后来被百度聘用,负责丰巢系统的搭建。 他对搜索和算法推荐有深刻的理解。
工作了半年,宿华将“算法推荐”应用到内容分发上,用户体验立马得到提升。 得益于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经验和百度商业搜索引擎丰巢的经验,宿华的方法论和头条是一模一样的,而快手对算法的运用甚至比头条更早。
2014年春天,该算法上线,快手下载量的斜率明显变陡。 到7月,日活跃用户数已突破100万,到2015年1月,已突破1000万。 更正姓名。 (要知道快手的App推广部门是2016年下半年才成立的,上述增长来自于自然增长。)
(App Store快手下载量及版本更新对比)
头部的内容创作者往往代表着社群的调性,“李佳琪就是抖音”、“老番茄就是哔哩哔哩”、“散打哥就是快手”。 2014年底至2015年初,快手经历了一波YY主播迁徙潮,他们与快手的原创内容创作者一起,形成了快手的“草根江湖”生态。 这些YY主播拥有强大的号召力、“江湖精神”、粉丝忠诚度高,在快手组建了“散打世家”等本土网红行会。 “下沉土潮”的用户结构起到了推动作用,这些曾经的YY系列主播广泛存在于快手的头部内容创作者中。
故事要从一个名叫“李天佑”的男人开始。 MC天佑早期在聊天平台直播喊话。 丰富的社会经验和独到的能力使他很快走红。
2014年,朋友告诉他,“女人,听着”的喊声在快手疯狂上传,于是MC天佑注册了一个账号,并发布了一段7秒的视频,“如果你不想改名,如果“你不想坐,就别改姓。我叫李天佑”,一觉醒来,已有40万粉丝。
同年10月,MC天佑进入YY。 正式直播前,MC天佑在快手上发布了一段预告短片。 结果,YY当天首秀时,直播间观看人数突破一万人,成为YY历史上首个观看人数突破一万人的直播间。 锚。 当时,YY经过多年的发展,公会势力越来越稳定,主播的晋升通道也日益狭窄。 MC天佑的崛起无疑刺激了平台上的其他主播,大量主播涌入快手。
2015年2月,一个名为“YY主播快手粉丝数排行榜”的帖子在YY论坛上走红。 该排名囊括了MC天佑等多家依托快手的典型直播,并呼吁“未来的发展趋势,一定是移动端,主播们赶紧用起来。”
经过一年的甜蜜期(快手引流、YY变现),2016年4月,快手上线直播功能,不少YY主播开始在快手“兼职”,忙着直播的YY映客、花椒、斗鱼等移动端。 没有时间去关心其他人。 2017年3月,《规定》严厉处罚金牌主播在台外兼职,但已无力扭转。 事实上,这些顶级主播也为快手在直播带货领域的变现奠定了基础。
(快手头部主播大多来自YY,大多有江湖精神)
快手“抖音”和抖音“快手”
从MC天佑到王祖蓝,快手越来越抖音,当然抖音也越来越快手,但两人的价值观不会改变。 对于一款接近4亿MAU和2亿DAU的产品来说,纯粹的“下沉&农村&北方”并不足以覆盖其用户,无论是从创意方面,谢娜、王祖蓝、邓紫棋等明星加盟; 或者从客户端来看,一二线城市日活跃用户数从1月份的4000万增长到7月份的6000万(日活跃增量的50%来自一二线)城市),华南地区日活跃用户数突破8000万。 毫无疑问,快手正在变得越来越普遍。
从快手和抖音的日活跃用户增长曲线来看,快手明显更“佛系”,而抖音的增长完全是爆发式的。 不过,抖音也在激烈的竞争中提升了快手的战斗意志。 2018年4月至2019年1月,快手日活跃用户增速也大幅提升。
快手没有人工运营的流量池,广告投放也相对克制(2018年初开始在一二线城市大量投放电梯和地铁)。 拥有丰富实战经验的今日头条在用户增长、产品运营、商业化等方面都非常“可怕”。
一方面,抖音的首发力很强,在各种预装频道和综艺节目中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 其背后是其强大的商业化能力,可以实现自给自足。
另一方面,今日头条的运营能力非常强。 一系列操作推动抖音2018年2月春节期间增长近3000万,4月份直接超越快手。 (抖音早期投入大量资金找舞蹈学校的编舞,测试了今日头条流行哪些音乐和舞蹈,将流量集中在头部,爆发力强。) 不惧未来,不惧未来回想过去,短视频的革命还没有结束。
(抖音、快手DAU,单位:万)
快手在2019年春节期间努力奋斗,力争实现稳定DAU过3亿已经是一个公开的计划。 这既是一个防御计划,也是一个进攻计划。
(战争一触即发,胜负难料)
快手的用户粘性来自于内容调性和互动
事实证明,视频创作带来更高的用户粘性和更高的留存率。 与内容消费者相比,视频创作者在社区中投入了更多的“心血”和更多的回忆和粉丝关系。 ,从而获得更高的忠诚度。 我们从粘性和互动的角度来分析中短视频的生态:
用户关系:B站用户与up主的关系就像精神知己,一种寻求共鸣或者说教的感觉; 抖音上用户和创作者的关系更像是偶像和粉丝的关系,不仅包括明星,还包括粉丝。 包括网络名人; 快手上的用户关系既包括偶像关系(头部),也包括老将关系(中长尾)。 用户使用情况:B站使用时长最长,日均时长约82分钟,用户每天观看视频约21个; 其次是抖音,时长为 66 分钟,用户每天播放短视频超过 100 条; 而快手日均时长仅为50分钟(每月有波动快手极速版推广,平均值略低于抖音),每日短视频播放量估计与抖音差不多。 用户粘性:快手应用的用户粘性位居市场第二,仅次于微信,DAU/MAU为58%(第一微信82%,第三第三3%),第七名92%天活跃留存率(第二是微信)。 1微信96%,第三%),略高于抖音(DAU/MAU 49%,7天活跃留存率84%),明显高于B站(DAU/MAU 25%%,7天活跃留存率67) %) %),这主要是创作者生态的贡献。 积累了“努力”、回忆、粉丝关系的社区生态更加稳定,“全民创造”意味着高粘性和高用户留存。 也许大家都认为粘性高就意味着壁垒深。 事实上,高粘性(DAU/MAU和留存率)是高MAU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快手的高度可能比QQ还要高。 互动情况:快手全年点赞数1400亿(同比+100%),人均日点赞数高达2.3个,互动率在3%以上(可以对比个人体验)朋友圈点赞)。 高水平。
(快手、抖音、B站用户交互对比)
抖音、B站、快手的内容调性与三家公司不同(虽然他们的内容可能与定位并不完全相符):
(快手的UP主种类多到你猜不到)
电商带货:快手更像拼多多,抖音更像天猫
有的产品更适合以短视频、直播的形式进行销售,有的产品更适合文字展示; 虽然快手电商业务起步较晚(2018年起步),但实际上“老铁经济”的配送能力和GMV已经非常成熟。 尼尔森研究显示,84%的商户在快手上获得商业交易,其中42%的商户年收入超过10万,快手占其交易量的绝大多数(超过56%),平均收入每个视频1068元以上。
2018年,超过1600万用户通过快手平台获得收入(其中340万来自国家级贫困县)。 全国贫困县快手售货人数突破115万人,年销售额突破190亿。 “公平、包容”。
目前,直播依然是快手的主要投放形式,快手的直播投放能力位居全网前列。 国家体育中心“鸟巢”举办婚礼,邀请成龙、张柏芝、邓紫棋等明星助阵。 这个“玛丽苏式”的故事还有一个有趣的结果:婚礼直播带货过亿。
这就是“辛巴”(辛宥智),淘宝年度电商领军人物,拥有近3000万快手粉丝,单场直播最高销量136万件(客单价66元),单场直播最高销量过百百万(美容个护83%),名副其实的“流量明星”。 从2018年淘宝电商人才年度销售排行榜中我们可以发现:快手系列占比25%,且均排名靠前。 16),可见快手主播的带货能力很强。
顺便说一下,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事实,快手主播会销售很多自有品牌的产品。 此外,对于销售品牌产品的“大主播”来说,他们的价格甚至低于该品牌的全网最低价(这个抖音也类似),事实上,“直播”不仅给粉丝带来了现实的折扣,还更有效率。
(2018年淘宝电商高手,快手系占据5席)
快手配送更像拼多多,抖音配送更像天猫,主要在品类、品牌和价格上:
什么样的产品在快手卖得最好? 老铁更喜欢在直播间购买食品饮料(44%)、面部护理(25%)、家庭日用(10%)、口腔护理(5%)和彩妆(4%)。 相比之下,抖音在女装(18%)和3C数码(10%)方面差异非常明显,家居日用(26%)和彩妆(8%)也高于快手。 (虽然抖音用户爱浏览化妆品,但浏览量≠销量)此外,短视频带货与直播略有不同。 排名前三的品类分别是图书、日用家居用品和化妆品。
(作为快手GMV结构,右侧为抖音GMV结构)
以化妆品为例,看看快手和抖音直播品牌的区别。 抖音销量最好的美妆品牌以国产品牌为主,包括“完美日记”、“珀莱雅”等,彩妆和面部护理品占比最大; 快手的销量最高,拥有许多白标/自有品牌产品。 其中,辛友智精心挑选了销量最好的6款产品,单场直播销量5万(品牌:辛友智、zuzu)。 价格方面,低单价产品(0-30元)受到短视频平台用户的青睐,而抖音用户对价格的接受度更高,单价50-200元的产品也受到青睐; 快手用户更喜欢高品质、低价位的产品,80%的产品单价不超过50元。
(每个客户的单价最好的产品是什么?)
可以想象,快手和抖音之间的竞争还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快手既不是抖音的低线城市版(资质比抖音老很多),也不是腾讯的小弟(腾讯甚至没有进一步增持,也没有提供太多资源),更不是腾讯的小弟。甚至是“短视频平台”(已经涵盖了一切)。
字节跳动崛起后,互联网行业已分为四大生态系统——腾讯、阿里、百度、字节; 或许2-3年内,我们就能看到第五大生态系统——快手。 虽然无法预测未来,但怪盗团有一种强烈的直觉,快手的未来可能会远远超出大多数投资者和外界的预期。 不过,道路还需要一步步摸索,如何超越预期仍是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