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互联网+教育”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在线教育迎来政策红利。 此后,风潮逐渐兴起,在线教育成为热门“赛道”。
没想到,寒冬之下,教育的黄金轨道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线教育的火爆,背后难掩巨额亏损的尴尬。 也陷入了流量红利慢慢消退、获客成本高、转化率低迷的困境。
试图扭转这一局面的在线教育尝试探索在线直播、双师、AI互动、1对1、小班、大班等多种模式。
在线教育面临的问题,短期挑战是流量和获客,如何寻找新的低成本流量池和用户群体; 长期的挑战是模式、教学载体、教育形式、互动方式。 在文学时代、流量集中时代,70后、80后、90后的教育方式,在00后、短视频时代可能已经不再适用。
如今,新一轮的探索已经开始,在线教育行业正从快手等短视频平台迈出变革的第一步。
在线教育探路:拥抱短视频
《2019年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显示,2018年,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为6.48亿,市场规模为467.1亿元。 短视频用户时长占总上网时长的11.4%。 刷手机、看更新的短视频已经成为当代青少年的一种生活方式。
短视频打造的深度流量池让各方看到了无限可能。 近日,快手大数据研究院发布的《2019快手教育生态报告》显示,快手平台教育短视频累计产量已达2亿条,日均播放量超22亿次,日均播放量超22亿。数量超过6000万。 教育直播日均观看时长约为734年。 庞大的用户基数由此可见一斑。
与文字、语音等传播形式相比,短视频短、平、快的特点不仅可以使输出内容更加丰富、有效,也满足了相关人群获取知识的需求。 为了提升教学体验,2018年6月,快手课堂上线,开始构建服务教育的基础设施、内容生态和品类探索,取得了良好的突破。
报告显示,快手素质教育类日均播放量超过10亿,职业教育日均播放量超过9亿,三农教育3亿,学科教育4900万。 这四个垂直品类在快手上都有体现。 巨大的消费需求,也实现了创作者的高效变现。
报告显示,51%的教育内容作者通过快手短视频销售课程,其中95.2%获得收入; 43%的作者在直播间出售课程,其中94.9%获得收入。 截至今年8月,快手课堂累计付费用户已突破160万,快手教育生态圈初具规模。
在教育内容供给方面,更多B端企业积极参与。 过去一年,塔拉勒未来、知乎、喜马拉雅、果客、雨学苑、星站TV等知名企业纷纷拥抱短视频入驻快手合作,希望在流量、商业运营等方面取得突破。
快手课堂运营负责人表示,教育生态的投资并不是基于赛道的布局或者资本的逻辑,然后主动打造这项业务,更多的是快手基于内部搭建的渠道。用户的需求。
以用户需求为基础构建基础设施,快手课堂的出现为创作者提供了可扩展的变现渠道。 快手课堂上线之前,平台多以用户主动教学为主,学习效率和变现能力有限。
一屏,平台的教育生产者和教育接受者实现真正的连接,这在快手课堂成为现实。 快手在线教育不再是单向传播快手播放量有收益吗,而是基于知识建立的认同感和深度互动需求得到满足时相互陪伴的过程。
短视频正在彻底改变教育。 作为一种新的内容形式、社交和交互方式,它不仅可以低成本扩大用户规模和品类边界,还可以增加用户的使用时间。 这自然与在线教育多以视频为媒介相一致。
五大创新:新教育萌芽
从快手布局的教育生态来看,通过短视频+直播、快手课堂等功能,为用户创造新的教学场景。 多达52万名教育短视频创作者通过快手获得收入,推动短视频与教育行业深度融合。 而这只是短视频+教育新生态的冰山一角。
快手正在给教育行业带来新人群、新内容、新师资、新营销、新教学五个新变化,这恰好契合了当前在线教育的困境。
“新人群”是指短视频为教育拓展了新的用户群体。 正在下沉的普通老百姓第一次有机会享受到互联网的教育红利,而且他们的支付能力并不低。 数据显示,快手用户覆盖一二线城市到三四线城市。 其中,三线以下城市用户占比高于行业平均水平9.2%。 这符合在线教育在下沉市场的逐步布局。
“新内容”体现在知识边界的拓展和教育内容呈现方式的迭代。 快手将知识边界从学前、K12、成人教育等延伸到职业教育、生活、采编、电商、美容、书法、手工等更多垂直细分领域,让越来越多的人参与知识生产,创新内容生成模式。 新知识内容的出现吸引了更广泛的教育界。 这对于同样注重内容的在线教育来说极其友好。
“新教师”不再界定传统教师的界限。 各个细分领域的内容创作者可以传授经验。 这也让“老师”能够快速积累忠实粉丝,打造高价值的老师个人IP,极大突破品牌营销的局限性,释放个体“老师”的能量。
营销成本高阻碍了在线教育的盈利能力,而“新营销”则不需要高成本购买流量。 在知识变现方面,快手具有较强的私域渗透力。 “好内容”与“获客”之间的转化壁垒被打破。 免费的好内容给付费带来了新的转化。 新的知识消费模式将用户学习需求的触发机制向价值说服倾斜。
短视频互动率高达76%,人均直播弹幕15条。活跃度高的“新教授”互动教育模式继承了短视频和直播强大的互动基因。 这种知识传递模式并不局限于单向的教育传播,而是更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和陪伴。 它很可能代表着未来一种新的教育形式的萌芽。
对于在线教育来说,短视频+教育的融合可以在流量、内容、师资、营销、教学等方面激发更大的想象空间。 这是一个新的流量入口,一种新的教育互动形式,拥有庞大的消费群体。
2019年7月,快手推出“教育生态合作伙伴计划”,邀请优秀短视频知识生产者入驻。 该计划为参与的短视频知识生产者提供详细的运营指导、累计百亿曝光的精准流量资源、多维度的大数据分析服务以及电商、广告、知识付费等多种业务场景。
近期,快手进一步升级“教育生态合作伙伴计划”,从流量、资本、运营、品牌、电商、数据服务等多个维度为C端和B端合作伙伴提供精细化支持,共同发现教育和结合短视频的可能性。
随着短视频教育生态的不断发展,新的知识传播和学习场景让人们看到了教育的未来趋势。 它将好内容、好师资、好前景融为一体快手播放量有收益吗,加速教育回归普惠的初衷,也正在推动教育形态的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