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联交所今天宣布将推出新股IPO平台FINI(Fast for New),全面简化香港首次公开募股程序并使其数字化。 需要5个交易日(T+5)才能大幅减少。
IPO结算周期改革带来的主要好处是,一是降低了投资者在资金冻结期间需要承担的风险; 上市效率。
港股IPO结算周期将缩短至T+2
7月6日,香港联交所宣布将推出新平台FINI,全面简化和数字化香港首次公开募股程序,将目前的“T+5”结算周期缩短为“T+2” 。 简单理解,例如发行人A于7月6日完成IPO定价,发行人A的正式上市日期为7月8日。
对此,港交所执行小组总裁区冠胜表示,“我很高兴看到此次IPO结算流程得到推进,FINI可以缩短新股定价到开始交易的周期”未来。除了提高市场效率外,还可以巩固香港作为全球融资市场的地位。”
香港IPO结算周期的缩短得到了香港业界的认可。 有业内人士表示,缩短公发行结算程序和周期,将减少外部因素对公发行价格发现过程的影响,使公发行发行人和投资者能够根据市场情况做出判断,也使公发行价格发现过程更加顺利。值更能反映现状。 市场状况。
缩短IPO周期,港交所认为将大大减少投资者资金冻结时间,同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证券时报记者了解到,在香港IPO期间,投资者需要提前缴纳冻结资金。 如果遇到超额认购比例较大的热门股票,冻结资金总额可能超过万亿,甚至影响香港股市的流动性。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快手。 今年快手港股IPO期间快手港股,超过140万散户认购,冻结资金超过1.28万亿港元,刷新香港纪录。 大多数投资者在认购快手时使用了保证金融资。 银行和券商向投资者放出至少5000亿港元的保证金融资,令港元市场流动性收紧,Hibor(香港银行同业拆息)全线上涨。
此外,IPO时间的缩短可以降低投资者面临的风险,不必担心资金冻结期间的市场波动。 如果投资者承担的风险较小,理论上他们可以接受更激进的定价。 也就是说,新股募集资金规模有望增加。 但需要注意的是,IPO时间缩短可能会影响香港券商的保证金利息收入。 由于香港新股推出,投资者通常会通过证券公司进行融资。 通常,10%的本金可以从证券公司筹集90%的资金,并支付利息和其他费用,证券公司也会赚取相应的利息。
不过,港交所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缩短IPO周期表面上确实影响券商收入,但实际上也提高了券商资金使用效率。 。 此外快手港股,也让港股IPO市场更具吸引力,吸引更多投资者。 对于证券公司来说,在香港上市也是一件好事。
据悉,为了确保市场在过渡到FINI之前有足够的时间,港交所预计最早于2022年第四季度启动。在此期间,港交所将邀请市场参与者参与在一系列的活动中,包括应用教学、创建用户帐户、测试和演练证券市场等,以确保所有人顺利过渡。
为什么你们更倾向于采用T+2时间表?
事实上,之前的FINI框架咨询文件就建议将新股结算周期缩短为T+1,但为何最终采用T+2策略呢?
据港交所透露,在收到的回应建议文件中,多数业内人士认为T+1公募结算周期是可取的,但操作上过于紧张。 多数市场人士认为,机构交易头寸配置、预撮合、承配人审核、结算的时间不足,尤其是在大量境外投资者参与公开发行的情况下。
例如,在定价方面,一些公开发行,尤其是认购不足或大幅超额发行的公开发行,可能需要在T日上午10点(即公开发行认购截止日期后的一天)之后定价。 虽然在时限内完成定价很常见,但不可能对每笔交易都如此。
此外,国际配售股份的分配将在定价后与投资者确认,相关手续耗时,有时会超过咨询文件中提出的“T日”下午2点的截止时间。 如果要在咨询文件建议的截止日期前完成相关手续,可能需要提前结束认购,这将对认购需求和发行的成功产生不利影响,也会带来太大的压力在承保团队中。
香港联交所上市主管陈亦廷今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新股上市前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主要是监管方面。我们上市部门需要审查向香港证监会提交股票申购配售清单,需要一定的时间。;从操作层面来说,由于市场参与者较多,为避免结算失败等情况,相对保守的做法是”